解密AC1娛樂城21點規則中的機率學:揭示背後的數學算法與策略【 玩轉「Blackjack 21+3」:提升娛樂價值的贏錢心法】

文章目錄


  • 解密AC1娛樂城21點規則中的機率學:揭示背後的數學算法與策略

  • 玩轉「Blackjack 21+3」:提升娛樂價值的贏錢心法

  • 賭癮猛於虎:揭秘賭場套路如何讓你上癮


"解密21點規則中的機率學:揭示背後的數學算法與策略"



解密AC1娛樂城21點規則中的機率學:揭示背後的數學算法與策略


21點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撲克牌遊戲,玩家需要努力接近但不超過21點,同時擊敗莊家。在這個遊戲中, https://www.88bet9.top


機率學在21點中的應用


機率學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出每一個可能的情況下的勝率,從而制定出最佳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機率學概念在21點中的應用:



  1. 牌的點數概率:在21點中,不同點數的牌有不同的概率。例如,點數為10的牌(如10、J、Q、K)共有16張,而點數為5的牌只有4張。這意味着當你手上的牌點數接近10時,你更有可能獲得一張高點數的牌。

  2. 莊家的擊敗概率:根據莊家的明牌和規則,我們可以計算出莊家爆牌的概率。如果莊家的明牌是一張小於7的牌,那麼他爆牌的概率就比較高。

  3. 雙倍下注的機率:在21點中,玩家可以選擇雙倍下注,這意味着他將下注的金額翻倍,但只能再獲得一張牌。機率學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出在不同情況下雙倍下注的期望值,從而判斷是否適合進行這個下注。


機率學策略示例


基於機率學的計算,我們可以制定出一些策略來提高在21點中的勝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機率學策略示例:



  • 基本策略:基本策略是一套根據玩家手上的牌和莊家的明牌,制定出的最佳策略。例如,當玩家手上的牌點數總和小於12時,應該要求再發一張牌;當玩家手上的牌點數總和大於16時,應該停止要牌。

  • 計數卡牌:計數卡牌是一種高級的機率學策略,通過記錄已經出現的牌來推測剩餘牌的組成。這樣可以幫助玩家判斷出下一張牌的點數概率,從而做出最佳決策。


這些只是機率學在21點中的一些應用和策略示例,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的應用和策略可以進一步提高勝率。通過深入研究機率學和數學算法,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21點遊戲的本質,並在遊戲中獲得更多的勝利。


玩轉「Blackjack 21+3」:提升娛樂價值的贏錢心法


玩轉「Blackjack 21+3」:提升娛樂價值的贏錢心法


Blackjack 21+3 是一種結合了傳統AC1娛樂城二十一點撲克和三牌撲克的新穎賭局。它不僅提供了刺激的遊戲體驗,還讓玩家有機會贏得額外的獎金。若你想提高自己的娛樂價值並有機會贏錢,這裏有幾個心法可以幫助你。


1. 學習基本策略


掌握基本的AC1娛樂城二十一點策略對於在 Blackjack 21+3 中獲勝至關重要。學習何時要抽牌、何時要停牌、何時要分牌和何時要獨立賭注是關鍵。千萬不要隨心所欲,跟據直覺下注,這樣很容易失敗。


2. 熟悉三牌撲克組合


在遊玩 Blackjack 21+3 時,瞭解三牌撲克的組合是非常重要的。三牌撲克的組合是由玩家的兩手牌和莊家的一張牌組成。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獎金,例如同花順、三條和順子等等。熟悉這些組合,可以使你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3. 設定賭註上限


在玩任何一款賭博遊戲時,設定賭註上限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幫助你控制風險並確保你的賭博活動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設定一個適合你的賭註上限,並堅持不超過這個數額。


4. 享受遊戲過程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贏錢視為唯一目的。玩 Blackjack 21+3 的目的是娛樂,享受遊戲的過程。不論最後是否贏錢,只要你玩得開心,就是最大的收穫。


總結來説,玩轉 Blackjack 21+3 取決於掌握基本策略,熟悉三牌撲克組合,設定賭註上限並享受遊戲過程。這些心法可以提高你的娛樂價值並有機會贏得 獎金 。記住,賭博是有風險的,所以請謹慎選擇賭注並玩得開心!


賭癮猛於虎:揭秘賭場套路如何讓你上癮

賭癮猛於虎:揭秘賭場套路如何讓你上癮_荔枝網

  • 移動客户端 荔枝新聞 我蘇
  • 集團網

  • 荔枝網

  • 郵箱

    非誠男嘉賓郵箱

    VIP郵箱

    JSTV郵箱

    JSBC郵箱

  • 江蘇衞視

    江蘇衞視

    公共新聞

    江蘇城市

    江蘇綜藝

    江蘇影視

    優漫卡通

    江蘇教育

    AC1娛樂城體育休閒

    江蘇國際

    江蘇靚妝

    好享購物

    網絡電台

  • 節目報名

首頁

>

荔枝新聞

>

科技

賭癮猛於虎:揭秘賭場套路如何讓你上癮

2016年11月24日 14:11:26 | 來源:網易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時間是2012年8月13日的早上。斯考特·史蒂文(Scott Stevens)將一個棕色的獵袋裝進大切諾基吉普車,然後走到主卧,擁抱了23歲的妻子史黛茜(Stacy)。

「我愛你。」他告訴她。

史黛茜以為丈夫是要去面試新工作。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史蒂文從位於俄亥俄州斯蒂本維爾的家驅車趕往22英裏之外的「登山者」賭場。他在賭場自動櫃員機上檢查自己的銀行賬户,餘額顯示還有13,400美元。然後他徑直走向熟悉的那台老虎機。十美元玩一次。他長籲一口氣,寄希望於這次這台機器能夠吐出足夠多的錢讓他起死回生。

機器無情。他陸續投進了十萬三千美元,並且把中間贏得的獎勵也一併算作賭資,最後賬户中只剩下4,000美元。時間轉眼到了中午,最終,他不得不放棄。

52歲的史蒂文心灰意冷地從賭場走出來,開始給史黛茜寫信交代後事。史蒂文曾是路易斯伯克曼投資公司(Louis Berkman Investment)的首席運營官,對處理信中的經濟問題駕輕就熟。他要史黛茜將隨信附送的4,000美元存入信賬户,賴掉他在拉斯維加斯賭場所欠的錢和信用卡債務。提交她的包税表,並申請社會保障救助。他給了妻子仔細的財務指示,使她可以無需對自己欠下的債務負責並且保持乾淨的信用記錄。

在信的最後,他囑咐妻子火化處理自己的屍體。

想到自己有多愛妻子和三個女兒,此時他淚如雨下。「我只有出此下策,才能給我們的家庭留有一絲轉變的機會。」他寫道。「很抱歉讓你承擔這些。」

史蒂文把信和4,000美元的支票放進信封,開車到斯蒂本維爾郵局將之郵寄。隨後開車到傑斐遜·基瓦尼斯AC1娛樂城足球俱樂部,準備實施下一步計劃。這個俱樂部的AC1娛樂城足球場當初還是他籌資建起來的。往昔的情景歷歷在目:他曾開着割草機打理草皮,女兒們在遠處嬉戲。

停下車子,他打電話給裏奇·格斯特(Ricky Gurbst)。格斯特是伯克曼公司的諮詢律師。史蒂文曾為老東家效力14年,直到六個月前因為盜用公司資金和賭博成癮遭到解僱。電話裏史蒂文請求公司能夠繼續支付他女兒的大學學費。子女教育基金是伯克曼公司員工福利的一部分,因被解職故,史蒂文女兒的教育補助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停發。他想為孩子爭取到這最後的機會。

格斯特説他會向上傳達這個請求。史蒂文心無所念,告訴對方自己的自殺計劃。

「什麼?別!」電話那頭試圖阻止悲劇發生。

「我已經決定了。」史蒂文掛斷電話。

接下來史蒂文又打給提莫西·本德( J. Timothy Bender),他是克利夫蘭税務律師,代表國税局調查史蒂文貪污公款的案子。此前史蒂夫一直敷衍他,信誓旦旦表示會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如今人之將死,他坦言相告自己就要自殺。聞聽消息後,本德也試圖勸阻他。「沒有其他路了。我必須這麼做。」史蒂文掛了電話。

當天下午四點半,史蒂文給妻子發短訊:「我愛你。」隨後給三個女兒也發了同樣的短訊。

他儀式感地摘下眼鏡,將血糖檢測器和胰島素泵——他是糖尿病患者——從身上取下,放在還沒動過的午餐盒邊上。

他拿起他的布朗寧半自動獵槍,將子彈上膛。他走到停車場旁邊一條鐵路,在軌枕上坐下。打電話給911,通知他們一會兒來收拾現場。

斯科特·史蒂文並非天生的賭徒。打小在紐約長大的他,在羅切斯特大學獲得商業和金融碩士學位,隨後的職場生涯也順風順水。有幸得到鋼鐵大亨路易斯·伯克曼(Louis Berkman)的賞識,他在伯克曼公司擔任首席運營官職務。他對業務極致專業,1998年,當他第一次見到史黛茜時,就勸誡後者立即償還信用卡債務。「信用無價。」他對她説。

相識第二年,兩人結婚了。生育了三個女兒,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斯託本維爾。貝克曼高管的職位給他提供了令人羨慕的六位數薪水,這讓他可以負擔起三輛車、兩個鄉村俱樂部的會員資格、以及墨西哥的假期。史蒂文的資產也用來支持女兒們的教育。他籌資翻新學校設施,幫助建立新的科學實驗室,還贊助學校法語俱樂部前往法國旅行。

2006年去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個貿易展時,史蒂文第一次品嘗到了賭博的滋味。在意外搖出一次大獎之後,他徹底欲罷不能了。

隨後一家人開始一年幾次頻繁地去拉斯維加斯旅行。史黛茜喜歡購物、在遊泳池邊徜徉,有時也和丈夫一起玩幾次老虎機。夏天,夫妻倆帶着孩子遊覽峽谷風光、胡佛水壩和迪斯尼樂園。回到家中,史蒂文成了「登山者」賭場的常客。在接下來的六年裏,賭博漸漸成癮,雖然偶爾也能中獎——有時還是六位數大獎——但他在一年內損失了480萬美元。

十多年裏,史蒂文成功對妻子隱瞞着自己賭博的習慣。家裏所有的財務都由男方處理,他單獨開了銀行賬户,賭場上留的信息也是辦公室的地址。即使是偶爾與他一起玩賭的小舅子卡爾·尼爾森(Carl Nelson),也沒有察覺到史蒂文有上癮傾向。直到悲劇發生後,尼爾森震驚不已:「沒想到史蒂文還有完全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當史蒂文賭資羞澀時,他就去開一張伯克曼公司的支票。因職務之便,他有兑換支票的特權。這種事有時一天之內發生三四次。公司的同事從沒對他常常不見蹤影有過質疑,大家都以為他到外面跑業務。最終事發,史蒂文對指控供認不諱。此時這個給人印象實誠負責、值得信賴的員工已經偷了公司近400萬美元。

史黛茜對此毫不知情。在拉斯維加斯,史蒂文總是和女兒們一起共進午餐,在家裏出入作息也並無異常。有時候,史蒂文周末也會以去辦公室為由而出門。對此史黛茜也並不懷疑,因為她知道丈夫身居高職,事物繁忙也可以理解。事發那天是2012年1月30日,史黛茜正在家裏洗衣服,丈夫打電話過來:

「史黛茜,我有事跟你講。」

她聽出了話語中的憂慮。「是誰去世了嗎?」

「這事兒我只能通過電話對你講。因為我沒法當着你的面説。」

她停下來等他説,電話那頭也靜默不語。

「我把工作搞丟了。因為挪用了公司一些錢。」

「為什麼挪用?」

「那不重要。」

「花了多少?幾萬?」

「不是。」

「還多?幾十萬?」

「不。史黛茜,別説了。」

即使是後來史蒂文也一直沒對妻子透露挪用金錢的數額,有關他玩賭頻次的事也很少談。在被解僱後,史蒂文每周仍然要賭上五到六次。他在結婚紀念日去賭,在女兒生日那天也去賭。史黛茜注意到丈夫比以前更容易焦躁易怒,有時還會朝女兒發火。她以為這是失業壓力的表現。當他去賭博的時候,就對妻子撒謊稱是去看心理治療師,或者説是去與人見面重塑交際網絡。偶爾贏了錢,他説是網上交易所得。然而靠賭博營生終究入不敷出,漸漸地他花光了所有的家庭積蓄。透支了信用卡,從銀行貸來的十一萬美元也都投進了賭博的無底洞。

朝夕相處的夫妻生活中,史黛茜一直不曾察覺丈夫賭博上癮有多厲害。直到這天下午三點鐘,警察來敲門,告知她史蒂文自殺的消息。

悲痛之後,史黛茜研究了賭博成癮和賭場老虎機榨乾玩家錢包的機制。在2014年,她對「登山者」賭場和博彩設備製造商國際遊戲科技公司(International Game Technology)提起訴訟。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史蒂文死亡的悲劇?是怪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賭癮,還是説賭博系統本就是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誘使人慢慢透支存款和希望,乃至最終搭上性命?

不到四十年之前,除了內華達州和新澤西州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賭場在全美都是被禁止的。1998年國會通過了印第安人屬地賭博管理法案(Indian Gaming Regulatory Act)讓賭場在印第安人保留區合法化,從此開啓了賭場在美國各地的蓬勃發展。目前40個州內總共大約有1000家賭場在營業。美國人每年在賭場裏花費370億美元,這比美國人花在AC1娛樂城體育(178億)、電影(107億)和音樂(68億)上的錢加起來還要多。

電子賭博機帶來更花樣的玩法,不斷吸引着更多的人來加入賭癮者行列,將他們的財富拱手送給賭場老闆。小部分的賭博成癮者貢獻了賭場的很大一部分收入。賭博機被設計成引導人進入一種意識缺位的恍惚狀態,賭博業界將這種狀態稱為「持續遊戲生產力」(continuous gaming productivity)。

「製造商對她們的機器能讓人上癮再清楚不過,而且在極力誘導玩家上癮,如此他們才能賺到更多錢。」史蒂文案出庭律師特裏·諾夫辛格( Terry Noffsinger)説。「這不是疏忽和意外,而是蓄意使然。」

律師諾夫辛格今年72歲,之前曾受理過兩起針對賭場的法律訴訟。2001年,他代表大衞·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起訴伊萬斯維爾的阿茲塔爾印第安納遊戲公司。51歲的威廉姆斯時任州政府審計員,有一天他收到了阿茲塔爾賭場寄來的20美元優惠券,一試成癮,賭錢如流水最終破產。諾夫辛格指控阿茲塔爾遊戲公司通過詐騙手段誘使受害人往返賭場,涉嫌違反1970年出台的《不正當斂財及不正犯罪組織法》(The Racketeering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 Act,通稱「RICO」法)。不過地方法院給出了有利於遊戲公司的簡易判決,美國第七巡迴上訴法院亦指示地方法院駁回該案,駁回理由是控方存在失實陳述,誇大了因果聯繫。

第二起案件發生在四年後。諾夫辛格代表時年52歲的珍妮·凱法(Jenny Kephart)受理來自凱撒運河船賭場的訴訟案。凱法女士曾經因為賭博而申請個人破產,並遷居到田納西。後來她繼承到一筆約100萬美元的遺產,凱撒賭場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開始想方設法誘導凱法重返賭場。賭場在明知珍妮有病態賭博障礙的情況下誘使其參與賭博,進而從中牟利。當賭場因拖欠賭資而起訴她時,凱法提出反訴訟。聲稱賭場人員使用灌酒等多種手段故意讓其沉迷賭桌。官司打到印第安納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於2010年裁定審判法院在駁回凱法反訴的過程中存在不當,並引用「自願排除計劃」稱賭癮者本應自行承擔賭博所造成的後果。

諾夫辛格向賭博界的挑戰可謂屢戰屢敗,就在他年事已高將要退休之際,收到了史黛茜案子的代理申請。史蒂文的遭遇比前兩個案子更加觸目驚心,這讓諾夫辛格延緩退休計劃,再次出山一搏。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決定把賭博機納入討伐對象中來。聲稱老虎機這種東西被故意設計欺騙玩家,每一次使用實際上都是一次「謀財害命」。

在產品責任這個環節上,諾夫辛格從以往的反煙草訴訟案例中尋求借鑑。他希望以同樣的策略讓賭博界嘗以顏色。當諾夫辛格提交史蒂文案的訴訟之後,伊利諾伊州大學的商業和法律政策教授約翰·W·金德(John W. Kindt)預感到這將會是一場轟動性的案件。

根據美國博彩聯盟給出的數據,全美國大約有1.1%~1.6的成年人(約300萬~400萬)有病理性賭博行為。這個數字超過了美國具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人數。據該組織估計,另有2%~3%的成年人(500萬~800萬)符合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成癮條件,只不過還未發展為病理階段。考慮到該組織是由AC1娛樂城博彩行業內部的人所資助,外界認為美國賭博成癮者的數量應該更高。

賭癮者賭起來不計後果,而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些癮君子失去了所有判斷的能力,」《Compulsive Gambling: What’s It All About?》作者瓦勒麗·勞倫斯(Valerie Lorenz)説:「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賭博是一種無毒之癮。儘管不涉及化學物質的攝入,但賭博過程中神經和生理上的反應和攝入酒精非常相似。一些賭癮者報告稱,玩賭時的快感和吸毒不相上下。一旦沉迷其中,當無法賭博時,他們會出現和戒毒者相同的戒斷反應:驚恐、焦慮、失眠,還有頭痛和心悸。

神經科學家已經揭曉了成癮背後的大腦機制,整個過程與多巴胺系統的獎勵模式有關。芝加哥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系的教授喬恩·格蘭特(Jon Grant)説:「我們發現一種失調的獎勵機制。與理性相關的大腦前區反應很弱,而渴望獎勵的大腦部分則表現活躍。」

賭癮可能有遺傳傾向,不過目前尚未找到確切關聯的基因位點。後天的環境因素和個性特徵——偶然嘗到賭博之樂、身邊賭友影響、抑鬱症——也有可能導致發展成賭博問題。雖然説不出準確原因,人們普遍認為某一人羣更容易染上賭癮。「你無法控制大腦裏某些活動的開關與否。」南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教授瑞莎·哈芘(Reza Habib)説。「這是自動的生理反應。」

史蒂文的例子並非極端個例。基於賭博帶來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很多賭癮者經常會感到極度絕望。國家賭博問題委員會估計,有五分之一的賭博成癮者企圖自殺——這個比例是所有成癮類型中最高的。儘管沒有準確的自殺者數目,但觸目驚心的案例並不少見:底特律的賭癮警察在AC1娛樂城賭場開槍自盡、自悔沉迷網絡博彩的倫敦會計師從摩天大樓跳樓自殺、賭光了助學金的24歲學生輕生了事……如今,這個自殺陣營中又多了史蒂文一例。

賭癮者是賭場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一些研究,經常光顧賭場的人羣中,有20%屬於有問題的或病態的賭徒。當他們在賭場尋歡時,比其他玩家花費——輸掉——更多。至少九個獨立調查表明,問題賭徒貢獻了博彩業總收入的30%~60%。

精明的賭場經營者當然知道如何發掘他們的大頭客户。2001年時代雜誌有一篇文章稱,在20世紀90年代,賭場主會從信用卡公司和直郵市場「購買」客户信息。其中有些「特別成癮者」名單聲稱能夠提供20萬重度賭徒的聯繫信息。賭場主通過這些信息勾搭到潛在玩家客户。前文所述例子中凱法女士便是如此被凱撒賭場找到的。

時間到了21世紀,賭場界有了篩選客户的新方法。紐約大學教授納塔莎·舒爾(Natasha Dow Schüll)十五年來對賭博多有研究,2012年她出版《Addiction by Design: Machine Gambling in Las Vegas》揭露了現代博彩業的營銷玄機。當今70%的賭博者會使用賭場籤發的電子會員卡,賭場通過這些卡片來收集和分析玩家數據:賭博的頻率、每次押注的金額、輸贏頻次,甚至每天當中的參賭時間。每當玩家參賭達到一定次數時,就會成為AC1娛樂城賭場「重點發展」的客户。新科技時代,就算那些不使用電子會員卡的顧客也難逃脱賭場經營者的「法眼」:電玩機上的微型攝像頭會記錄下顧客的面貌,分析其賭博時的行為特徵。

賭場還設立ATM取款機,方便玩家隨時提取現金。某些情況下玩家甚至不需要離開賭博機就能取到錢。一些銀行還會熱忱地向ATM客户兜售賭場優惠信息。「賭場設計的目的就是讓玩家超支。」「禁止掠奪性賭博」組織領導人萊斯·博納(Les Bernal)説。「一旦你開始使用賭場ATM,就等於預示着自己的財政悲劇。」

賭場通過以上這些途徑精準瞄準賭癮者作為他們的「忠誠客户」。諷刺的是,玩家輸的越多,賭場越會極盡禮遇之能事:免費的香檳美食和豪車接送,甚至免費的五星酒店套房和旅行機票。

賭場接待員的收入也和其業務能力掛鈎。能夠引導更多玩家消費的接待員獲得更高的薪金待遇。正如東北大學法學教授兼公共衞生倡導研究所(Public Health Advocacy Institute)總裁理查德·德納德(Richard Daynard)在2014年秋季的賭場賭博論壇上所説:「賭場經濟並非建立在偶然客流之上,而是以上癮者為基礎的精準營銷。」

賭場甚至還有專門用來計算顧客「消費壽命」的數學公式。基於公式計算結果,玩家被按價值排名。花錢最多的玩家被稱作「鯨魚」,為了圈住這些最搶手的客户,賭場不惜為這些人提供特別優惠和VIP待遇。

卡羅琳·理查森(Caroline Richardson)就是艾奧瓦州Ameristar賭場的一名「鯨魚」客户。僅2011年一年時間,她就在老虎機上投進了近200萬美元。賭場允許她在VIP區域收集現金賭博,並特許她在普通顧客之前嘗鮮使用新型賭博機。賭場單獨為理查森配備一名接待員,有免費的飲料餐飲、酒店住宿和娛樂活動門票提供。

不久之後理查森所在的公司,科倫坡糖果和煙草批發公司對賭場提起訴訟。因為公司發現理查森賭博成癮,在兩年內挪用公款410萬美元,這筆錢的缺失讓公司在市場喪失了業務能力。2014年,理查森被判處14至20年的監禁。被告方 Ameristar 賭場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該案例中,地方法院認為科倫坡公司的訴訟請求成立,賭場被迫為自己辯護。不過屆時已破產的科倫坡公司的總裁蒙特·布朗(Monte Brown)無力支付律師費和接下來的訴訟費,案子因此停了下來。「他們(賭場)發掘具有竊取公款能力的賭癮者,然後利用他們。」蒙特·布朗嫉惡如仇:「如此行為讓人厭惡。」

走進弗吉尼亞州的「登山者」賭場,各式各樣的老虎機會讓你眼花繚亂。閃爍的燈光、跳動的屏幕、模擬硬幣掉落的叮噹聲讓這裏成了賭博的天堂。少數顧客停聚在AC1娛樂城輪盤賭桌上,其餘大部分玩家都專注在老虎機前樂此不疲。老虎機和電子撲克現已成為美國賭場的營收命脈。根據2010年美國AC1娛樂城博彩協會(American Gaming Association)的一份報告,老虎機和電子撲克為賭場創造了70%的收入。40年前這個數字還不過是45%。在調查中,五分之三的玩家表示他們光顧賭場最喜歡的就是玩電子遊戲賭博機。這些賭博機的流行不僅讓賭場賺的盆豐缽滿,機器製造商也從中得利。作為全球最大的AC1娛樂城老虎機製造商,國際遊戲技術公司已經在美國製造了超過90萬台老虎機,其2014財年收入21億美元。引得意大利彩票公司 Gtech 以64億美元將其收購。

當今的電子遊戲機(electronic gaming machines, 簡稱 EGMs)早已不是老舊的單臂拉杆操作,其內部是由精密算法為支撐的高複雜計算機。老式老虎機通過拉杆驅動捲軸,每個捲軸有22個格子,11個不同的圖案,各個圖案之間散佈着11個空白格。這樣三個捲軸加起來能夠出現10,648種可能的組合。當三個捲軸出現相同的圖案,玩家即是所謂「中了獎」。在機械老虎機中,這種概率是特定的,並不難計算。

老虎機技術的重大突破發生在1982年,「虛擬捲軸映射」被發明。根據紐約大學舒爾教授的調查,今天仍然有20%~30%的老虎機工作機制類似於老式拉杆機,即是説,以旋轉捲軸的方式來娛樂顧客。不過,新機器中,每個捲軸停止旋轉的位置不再由拉杆拉力大小決定。機器內的計算機晶片使用「虛擬捲軸」來呈現圖案的組合,這其中難免會有更多空白格,更少的中獎組合。老式物理捲軸根據拉力大小來呈現結果,而計算機晶片給賭場提供了玩貓膩的可能。兩種遊戲機中,玩家中獎的幾率從1/10,648下降到1/1.37億。

賭場玩弄賭客的手段還不止於此。虛擬捲軸經常故意呈現「極度接近中獎」的結果,給玩家造成「運氣還不賴,差一點就中了」的僥倖心理。有些老虎機經過編程,這種「差一點就中」的組合出現的幾率遠超合理水平,如此一來給玩家造成的蠱惑效果可想而知。他們會想「説不定下一次就中了呢」。(儘管賭博界並不承認他們做了這種手腳,但舒爾教授指出,他們實際上採取了與此類似的變相潛意識激勵和暗示技巧。)

調查發現,「差一點就中」的出現的概率明顯異常。早在1953年,現代行為主義理論之父斯金納(B. F. Skinner)就指出:「差一點就中」能夠增加玩家繼續玩下去的幾率。這種心理機制在賭博成癮者身上更為有效,他們的大腦反應更容易感受到「差一點就贏」而不是「我總是輸」。「『差一點就贏』在大腦中能引起和『獲勝』相同的體驗。」哈芘教授如此説道。

虛擬捲軸中獲勝符號分佈不均也在加劇玩家的不公平。比如「7」可能在第一個捲軸上出現四次,而在第二、第三個捲軸中分別是五次甚至一次。當玩家屢試不中時,他們不知自己是被蒙在鼓裏。

令人驚訝的是,虛擬捲軸成功申請到了專利,以上這些手段成為賭場的增收利器。由於這種技術涉及欺騙玩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經取締了虛擬捲軸映射的使用。

在美國,聯邦政府於1984年授予虛擬捲軸映射技術專利。IGT於1989年購買該專利,隨後將該專利授權其他公司使用。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賭博研究實驗室的聯合主任凱文·哈裏根(Kevin Harrigan)認為這顯然與公平正義原則相悖。

內華達州遊戲控制委員會於1983年批准使用虛擬捲軸系統的老虎機。諷刺的是,就在關於這個問題的聽證會上,IGT的律師曾直言對這種玩貓膩的做法等同於欺騙消費者。然而同時他也很坦誠地表示,如果該技術被通過,IGT很樂於採用。

目前,老式機械捲軸老虎機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大部分的現代老虎機完全沒有物理捲軸,而是轉而使用晶片計算和屏幕投射技術。電子賭博機還允許玩家「多線」投注,即玩家可以一次投注多個組合。雖然常理認為押的越多贏的機會越多,但結果往往具有欺騙性。比如你給五個組合分別下注一快錢,結果其中一個押中了,你贏了三塊。這時賭博機會向你發出慶祝的聲音,讓你忽略了自己實際虧了兩塊錢這個事實。大腦被獲勝的消息蒙蔽,無法看到全局。這其中有許多『積極強化』的貓膩。

這種偽裝的「獲勝」足以麻痹很多玩家的神經。其結果正是賭場所樂見的:緩慢而無痛地慢慢吸光玩家的資產,而不是明顯的大出血式掠奪。玩家一邊給賭場送錢,一邊還沉浸在獲勝的喜悦中。

IGT於1979年推出的視頻撲克遊戲與此類似。標準的五張撲克牌顯示五張牌,玩家從剩餘的47張牌中選擇替換。相比簡單無腦的老虎機,撲克需要更高深的技巧,因此深得一部分玩家的喜愛。

視頻撲克機的設計者發現他們一樣可以通過操縱遊戲細節將賭客玩弄於鼓掌之中。他們根據玩家的喜好來調整機器,將損失偽裝成勝利,也提供「多手牌」玩法。最終產生與上述老虎機多線押注相類似的效果,讓玩家「贏」一部分,但總體上他們還是在輸錢進去。

無論是電動老虎機還是視頻撲克,所有這些機器存在的目的都是為了粘住賭客。只要玩家在那兒,賭場就在賺錢。地方監管部門通常規定賭博機派彩率必須在85%~95%之間,這就是説玩家每投入100塊錢差不多都將損失5~15塊。這個比例雖然不大,但只要玩家多玩幾次,他們的錢最終會全部輸光。

層出不窮的技術創新不僅給賭場帶來更大利潤,也使得玩家更容易上癮。舒爾教授説:「賭場一邊尋找問題賭徒,一邊又在培養着問題賭徒。」

現代賭博機的關鍵指標是運轉速度。三四秒就能完成一輪下注。只消隨便往賭場裏面一看,你就會看到人們痴迷於此的樣子。賭博結果的極速呈現加上「貼心的」觸手可及ATM機設置,「盡最大限度縮短了玩家產生衝動和實際去做之間的間隙,從而讓反思和自停出現的概率最小化。」舒爾在《Addiction by Design》一書中寫道。玩家的思維實際上被誘導進入一種反思空白的狀態。

對許多賭博成癮者來説,這種狀態帶來的快感甚至超過獲勝的喜悦。一筆小勝終究是有限的,而這個類似中空的心理狀態卻是能讓人藏身其中,藉以逃避生活煩惱的絕佳之處。各種憂心事,無論是昔日的創傷或是累積的債務,都在這個狀態中被消解。這種體驗讓玩家陶醉,以至於拋家棄子,廢寢忘食流連其中。

賭場和遊戲設計師更是精通此中吸金之道。賭博機之外,他們給玩家配備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座椅,讓人坐下就不想起來,鏖戰良久都不會覺得累。獎勵可以轉成信用卡金額,也可以打印憑證稍後兑換。旁邊有招之即來的女服務員呈送酒水和飲料,玩家甚至不需要動一下。

電子遊戲機的消費本質也旨在加速成癮的養成,「電子嗎啡」和「可卡因賭博」讓人聞而生畏。2002年一項研究表明,相比機械賭博設備,電子賭博機讓玩家跟容易上癮。在舊機器上一個人玩三年半才會上癮,在電子賭博機的多效夾擊下只要一年就會深陷其中。以前玩賭而沒有出現問題的人現今更難以逃身。

公共政策倡導者將老虎機比做香煙。聲稱這兩種產品都是被刻意設計成易讓人上癮的產品。維多利亞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道內(James Doughney)認為,兩種產品都是在已知結果有害的情況下,想方設法誘使消費者使用並沉溺其中。

無論吸煙和EGM能帶來多少「快活」,兩種產品都會導致死亡是確鑿無疑的。幾乎所有的吸煙者都會攝入致命的尼古丁劑量。而博彩業的繁榮建立在千萬玩家傾家蕩產之上。

在 Brown&Williamson 煙草公司前高管傑弗瑞·韋根(Jeffrey Wigand)爆出上世紀九十年代煙草公司通過操控煙草中尼古丁含量從而誘使消費者上癮之後,煙草製造商被認為應該對煙草造成的健康問題負責。

回到史蒂文的案子中來,諾夫辛格的法律團隊分析了煙草和賭博對人傷害的相似之處,甚至還找來了西弗吉尼亞 Bordas&Bordas 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莎倫·伊歐班克(Sharon Y. Eubanks)。伊歐班克是2000~2005年間司法部制衡煙草行業的第一號人物。「煙草和賭博的把戲名異實同,都是使用經過高度設計的產品來勾住消費羣體。」伊歐班克説。

再瘋狂的賭徒也有玩倦的時刻,賭場對玩家的這種痛點時刻嚴陣以待。賭場根據玩家卡監控每位玩家的狀態,當有玩家被屢賭屢輸折磨的不耐煩,對賭博機拳腳相向或陷入沮喪情緒時,賭場會適時地提供一些福利來讓玩家振奮精神。這些福利包括免費積分、一杯飲料或免費的午餐供應。賭場精通悉心伺候人的方法,沒過多久心灰意冷的玩家就又會雄心再起重返戰場。當然賭場也少不了會給出各種諸如「馬上就會贏」等等的暗示。公共衞生倡導研究所高級工作人員律師萊西·弗裏德曼(Lissy Friedman)直言不諱,稱賭場在使用卑鄙和令人不齒的手段俘虜玩家。

當玩家最終耗盡所有的錢,賭場甚至會借錢讓你接着賭。前文中凱法女士的例子就是這樣。那天她在凱撒賭場通宵縱樂,當她在AC1娛樂城二十一點遊戲上輸光了錢之後,凱撒賭場開支票給她提供繼續賭下去的資本。在酒精的蠱惑下,她糊裏糊塗籤了字。結果第二天她發現自己欠了賭場125,000美元。見她無法償還,賭場便將她告上法庭。

借債賭博這種行為本身已經符合美國精神病協會對「病態賭徒」的十項診斷標準中的至少一項。賭場給已經傾家蕩產的賭徒提供借貸無異於抱柴救火,當然這正是賭場想要的,他們對事情的走向心知肚明。

根據美國《酒類供應商責任法》 (Dram Shop Act),如果酒駕者因飲酒釀成交通事故,那麼酒吧應該承擔連帶責任。同理,人們認為過度借貸給賭客的賭場也應該承擔相應的事故責任。1994年,一位男士因無力償還欠賭場的錢而自殺,他的遺孀因此起訴賭場。起訴方認為賭場不斷借貸給玩家無異於酒吧無限制地提供酒精。但後來那家賭場也申請了破產,於是訴訟自動失效。到目前為止,全美國還沒有一家法庭針對此類賭場訴訟案作出過裁決,相關法律也是空白。

這並非立法機構不作為,而是存在技術上的困難。「人們有一套標準來測量醉酒程度,而如何界定一個人是否賭博過度並不容易。」美國博彩協會的主席兼 CEO 傑夫·弗裏曼(Geoff Freeman)説。

史黛茜起訴「登山者」賭場。她認為賭場在與史蒂文熟識的情況下有責任保護史蒂文免於墮入絕命賭徒的悲劇。聲稱賭場在可以預見自殺悲劇的前提下沒有做出應有的幹預。

根據舒爾教授的研究,史黛茜指控登山者賭場和IGT在對後果之情的情況下使用老虎機故意誘使玩家玩賭以至造成傷害。這進一步證明了現代AC1娛樂城老虎機在創造、鼓勵、維持和利用玩家的上癮行為。並且在使用過程中給玩家帶來損失和間接傷害。上述指控構成了史黛茜產品責任案訴訟的基本指控:機器的設計對其丈夫的成癮乃至死亡負有責任。

被告方登山者賭場和IGT都拒絕了對此置評的請求。賭場方面的律師出面反駁了史黛茜的指控,稱「涉案賭博機經過政府批准,全國範圍都在使用。不可能因為原告的無理取鬧就被發現存在設計缺陷或所謂『警告缺失』。」

登山者賭場認為保護自己免受賭博危害是玩家自己的責任。美國博彩協會的弗裏曼也認為:「不想玩的玩家可以申請加入『自我禁足名單』嘛。」自我禁足(self-exclusion )是各州給居民提供的一種自願性防沉迷選擇,一旦居民申請加入,那麼政府就會監督你遠離賭場。若是名單上某個人一時沒忍住進了賭場,監管人員會扣掉你賭博所贏的錢,但並不會干擾你輸錢進去。運氣不好還會因「違約」參賭獲利而遭到逮捕。很多美國賭客對此已習以為常。

考慮到行業立場,由賭博界自主資助的國家負責任博彩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Responsible Gaming)的態度也是傾向於將保護自己的責任推向玩家本人。自1996年成立以來,該組織已投入1700萬美元進行各種研究,不過並不涉及老虎機及其對玩家的影響。

NCRG 研究主管克莉絲·萊利(Chris Reilly)坦言只關注機器並不妥。她認為賭徒問題的根源還在個人。「玩家存在認知障礙或其他什麼原因,這些是造成他們賭博上癮的原因所在。」

對此觀點,EGM 專家兼賭癮治療師羅傑·霍爾拜(Roger Horbay)不敢苟同。來自 NCRG 以外的研究表明,「假贏」和「差一點就贏」能夠影響玩家對結果的判斷。「賭博機誘使玩家沉迷。」霍爾拜説。「很多所謂的認知扭曲實際上都是由賭博機誤導產生,而非用户的邏輯錯誤。玩家只是根據機器提供的虛假信息做出『合理』推斷。問題是賭博機一直在戲耍玩家。」

國家問題賭博理事會執行主任凱西·懷特(Keith Whyte)表示:雖然賭博界理應在反饋研究和公眾教育上有所作為,不過由於利益相關,這並不現實。「我們不能依靠以賭博牟利的人來勸誡大家賭博的危害,這應該成為一個全民的公共衞生工作。」

在1998年印第安人屬地賭博管理法案導致賭場在全美瘋狂擴張近十年後,聯邦政府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研究賭博擴散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賭場周圍50英裏的範圍內,問題賭博出現的概率是其他地區的兩倍。1999年國家賭博影響研究委員會因此建議暫停賭博業的擴張,以便有時間對過去十年裏的成本和收益狀況進行評估,也方便對諸多潛在問題進行研究。

但這個警告無力阻止賭博業的繼續擴張。賭博業所能貢獻的財政收益是導致其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2008年美國九個州商議取締賭博時,賭博產業拿出1.67億美元的遊説資金,相比之下,反賭陣營所籌集到的資金只有1.06億美元。後者指責賭博界用金錢收買政治:「掠奪性賭博是當今美國最強大的遊説力量,政府與賭場已經形成了合作關係。」

此言非虛。許多州政府的做法與其説是在「監管」,更像是在「保護」賭博。許多州政府為賭場提供專屬經營區,作為回報,賭場將受益的30%~40%孝敬政府。西弗吉尼亞州甚至對州下AC1娛樂城老虎機擁有所有權。 https://www.xionghou.top 。新澤西州、特拉華州和羅得島州還為經營不善的賭場提供經濟援助。「這種增收方式令人哭笑不得。」馬裏蘭州的會計主管彼得·弗蘭喬特(Peter Franchot)説。「我們是在與掠奪性行業苟合……利潤實則由一羣亡命賭徒貢獻,直到榨乾他們的最後一分錢。」

社區通常被賭場所能帶來的巨大紅利迷惑:所謂提供就業、資助學校並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云云。但德克薩斯州貝勒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兼《Gambling in America: Costs and Benefits》作者厄爾·葛利諾斯(Earl Grinols)估計,賭場為社區每帶來一美元的福利都需要大約三美元的社會成本。這些成本償還途徑有很多:犯罪率的增加、生產力下降、失業救助等各項支出。總體來看這是「入不敷出」的。葛利諾斯説:「賭博對經濟沒好處。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都不應該去賭博。」

賭博業對此的辯解是,在政府的嚴格監管下,合法賭博是無害的。登山者賭場的代理律師也是如此説:「賭博在每個州都被高度管制,它是合法的……如果賭博被認為不安全或對公民有害……它就不會被合法化。」但這個「一旦合法,必然安全」邏輯成立的前提是相關法規的健全。當前情況顯然並非如此。「監管機構理應保護消費者和行業從業者。」《Gambling and the Law》一書的作者尼爾森·羅斯(Nelson Rose)説。「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如何保護消費者可並非政府和行業首要考慮的問題。」

所有賭博合法化的州都有專門的委員會來監管賭博行業,這些監管者和賭場之間總是難免發展出某種互利共生關係。很多檢察官前腳剛從政府退役,後腳就被賭場給聘用了。不少委員在公職之外還兼任AC1娛樂城賭場戰略顧問,領着第二份薪水。「大眾一般都認為賭博是一個被高度監管的公平的行業。」霍爾拜説。「一旦人們知曉賭場老虎機不必遵循消費者保護法時,肯定會大跌眼鏡。」

霍爾拜指出「知情選擇」是保護消費者的核心環節。就像民眾申請貸款時,銀行必須告知申請人貸款利率及計算方法。基於同樣的原則,彩票發行方必須公佈他們的賠率。然而這個普遍適用的原則對賭博界卻不適用。「這些老虎機使用了許多在其他行業根本不被允許的欺詐手段。」他説。「老虎機上沒有絲毫公平可言。」

內華達州AC1娛樂城博彩控制委員會在1983年的虛擬捲軸技術聽證會上提出了這個問題。時任委員理查德·海特(Richard Hyte)在會上解釋稱,一旦老虎機公開獲勝幾率和賠率,玩家所得到的興奮感和娛樂性將不復存在。

2012年6月,西弗吉尼亞州最高上訴法院對史蒂文案作出裁決,裁定「在該州法律下,賭博機器製造商和賭場並無義務保護賭博者免受過度賭博的傷害」。法官布倫特·本傑明(Brent Benjamin)稱電子遊戲機「於西弗吉尼亞州存在,其目的在於以增加公共財政收入、創造就業和的形式為該州提供經濟福利,同時經濟收入也有利於該州的賽車業發展。」

西弗吉尼亞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史黛茜勝訴的可能不大。根據洛克菲勒政府研究所的數據,2014年博彩業給西弗吉尼亞州帶來5.5億美元的收入,同年該州總税收也不過50億美元。所以也難怪法官會強調賭博的經濟效益而忽視政府對問題賭徒的責任。控方律師伊歐班克指出:「這顯示了整個州沉迷賭博無法自拔。沒人願意來正視背後的社會成本。」

「抵制掠奪性賭博」組織的萊斯·博納爾(Les Bernal)也力促人們警醒此案中博彩業和政治力量之間的交錯。「我認為案子的悲劇完全是拜它所賜。法官的宣判等於是在説博彩業因為其經濟效益而得以免除責任。」

由於金錢的影響,很多州的立法者無法做出英明的判斷。前弗吉尼亞州議會多數黨領導人裏克·斯託頓(Rick Staton)對他曾力主擴大博彩合法化表示後悔。「我們被玩弄了。」他對媒體説。無獨有偶,馬薩諸塞州參議員主席斯坦·羅森伯格(Stan Rosenberg)也曾在2014年主張推行賭場合法化。然而當時他並不了解「假贏」、「差一點就贏」這些賭博機上的花招。他後來承認自己「並不清楚背後的工程機制和科學原理。」

案子敗訴讓諾夫辛格對西弗吉尼亞州徹底失望。但他也看到了事情好的一面,案情讓更多大眾關注賭場和問題賭徒的問題。史蒂文案吸引了傳媒和政府的關注。更多的律師在了解了案情後會涉足這一領域。

在被解僱不久前的那個聖誕節,史蒂文反常地沒給家人買任何聖誕禮物。某種內疚甚至讓他不想打開女兒送給自己的聖誕禮。在女兒撒嬌乞求之下他才勉強把禮物拆開。同一周,他還去了墨西哥聖盧卡斯釣魚,過去他曾在這裏有很多歡樂時光。但那天的照片裏他顯得毫無興致,眼神呆滯,臉上也沒有笑。

在被解僱後的幾個月裏,史蒂文服用抗抑鬱藥帕羅西汀,也會去看治療師。但他沒有告訴妻子自己仍在賭博。慢慢地春天變成夏天,檢查方的調查接近尾聲,來自國税局的指控即將到來。數罪並行,就算在出獄後,他仍然有幾十萬美元的債要還。警察説他永遠別想再進金融部門工作。一旦這種事登上報紙,他們一家都不得不面臨鄰舍的閒話。這種種壓力讓他看不到尋死之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

8月13日,悲劇發生的當天下午,史黛茜開始奇怪為什麼丈夫遲遲不回她短訊。那天她們計劃早點吃晚飯,飯後女兒們還安排了晚間活動。「你為什麼不回復我?」她發短訊催促。一個小時後,她收到了回復,只有短短三個字:「我愛你。」

史黛茜感到莫名其妙。「親愛的,我愛你。請回家。」她又發了一條。她還打電話給丈夫的治療師,詢問對方是否見過他。然而無用於事。

稍後不久,史黛茜接到律師本德爾的電話,説史蒂文剛打電話給他説要自殺。本德爾試圖勸阻,但史蒂文不聽。本德爾説他會打911求助。

無助的史黛茜所能做的只有祈禱:「拜託,上帝。拜託。請您別讓他有事。」

後來她聽到警車聲。

臨鎮警局的警察在史蒂文報警六分鐘後達到現場。另外兩個警察和高速公路巡邏員也趕到現場。他們看到史蒂文正坐在火車鐵軌上。

警員們隔着停車場對史蒂文喊話:「站起來!把手舉起來!」

史蒂文沒有回心轉意。這是他家庭的最後一次機會,他的最後一賭。

史蒂文舉起獵槍對準胸口,扣動了扳機。

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户端,隨時隨地看新聞!

  • 新浪微博
  • 微信朋友圈
  • 微信好友
  • QQ空間

我要説兩句

今日聚焦

  • 教育部等四部門關於印發《職業學校 兼職教師管理辦法》的通知

  • 5826米!我國自研海底地震儀創作業水深新紀錄

  • 科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初期巨大黑洞

  • 烏克蘭議會批准再次延長戰時狀態至2024年2月14日

新聞排行

  • 安理會閉門會議未通過呼籲巴以衝突停火的決議 中國外交部回應

  • 國家衞健委:推動商業健康保險就醫費用一站式結算

  • 教育部:擬同意設置8所本科高等學校

  • 全國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1.81億户

  • 商務部:將實施出口許可證管理的稀土納入《實行出口報告的能源資源產品目錄》

下一篇

  • 分享

  • 評論

  • 置頂

  • 荔枝新聞

    江蘇

    在現場

    國內

    社會

    圖集

    軍事

    財經

  • 關於我們

    新浪微博

    總台官網

  • 產品集羣

    荔枝新聞

    我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3

蘇ICP備07025745號-1

公安備案號:3201020201006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003036

江蘇省網絡視聽違規節目舉報窗口

Copyright©2009-2022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

快樂分享
  • 新浪微博
  • 微信朋友圈
  • 微信好友
  • QQ空間


#AC1娛樂城21點 #AC1娛樂城二十一點 #AC1娛樂城輪盤 #AC1娛樂城賭場 #AC1娛樂城老虎機 #AC1娛樂城體育 #AC1娛樂城足球 #AC1娛樂城博彩

This user has nothing created or favorited (yet).